水性聚氨酯防火材料及其改性研究
李龙,杨建军,吴庆云,张建安,吴明元(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,合肥230601)
0 引言
水性聚氨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,并且由于其良好的热力学及力学性能,被广泛应用于胶粘剂、涂料、建筑材料等领域。尤其是我国近些年来房地产事业在的迅速发展,建筑涂料的用量日益增多,其中作为绿色环保材料的wpu涂料的用量随之得到了大幅度增加。建筑涂料对于建筑物内墙,外墙,顶棚等具有装饰、保护和居住性改进的功能。在这些功能当中保护的功能非常重要,而涂料防火阻燃的功能更是重中之重。防火涂料的应用与发展是重要的研究方向。聚氨酯()防火材料可按其应用和组成进行分类:按涂料的组成与分散体系分为溶剂型和水溶型;按涂料遇火受热后的形状分为膨胀型和非膨胀型;按防火涂料适用的基材分为钢结构防火涂料、木结构防火涂料、水泥混凝土防火涂料、电缆防火涂料等。本文主要介绍了wpu防火材料中起主要作用的卤素防火材料、磷元素防火材料以及多种元素复合防火材料,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发展、应用情况。
1 含卤素的wpu 防火材料
含卤素的wpu防火材料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防火阻燃,卤化物可抑制聚合物燃烧的基本反应,卤化物在受热时会分解出卤素离子,与氢自由基结合成卤化氢气体,而卤化氢气体可进一步稀释可燃气体,形成气体保护层,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,从而达到防火阻燃的目的。
陈鹤等使用二溴新戊二醇(dbnpg)为小分子扩链剂,与甲苯二异氰酸酯(tdi)、二羟甲基丙酸(dmpa)反应,合成了dbnpg 硬段改性的wpu。经过对改性的pu研究发现,该阻燃材料在含有15%阻燃剂时氧指数(oi)达到29. 6%,同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、耐水性和拉升强度,并随着dbnpg含量的提高,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。
lee 等用自制的含卤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阻燃wpu。经过测试表明,该pu具有良好的稳定性、力学性能及阻燃效果。
张鹏飞等先将二乙醇胺、甲基丙烯酸甲酯、季戊四醇反应合成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,再将此聚合物与四溴双酚a和tdi 反应,得到含溴元素的超支化wpu。再向其中加入聚磷酸铵、三聚氰胺、季戊四醇、三氧化二锑、氯化石蜡、硅灰石,终制得超支化pu钢结构防火涂料。经过测试研究发现,该防火涂料具有发泡效果好、碳化物生成量较大、发烟量较少、耐酸碱性好、耐火时间长的性能,并且由于超支化物具有较高的溶解性,使得该涂料具有更大的应用范围。
含卤素的pu防火材料由于其适中的价格及良好的阻燃性能一度得到广泛的应用,但是因为其在受热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卤化氢,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不利,所以近年来无卤阻燃的pu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方向。
2 含磷元素的wpu 防火材料
磷化物的阻燃机理主要是凝聚相阻燃,通过消耗聚合物燃烧时的分解气体, 促进不易燃烧的炭化物的生成, 阻止氧化反应的进行, 从而抑制燃烧的进行[1]。celebi f等首先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,使用同样含有两个活泼氢基团的双(4-胺基苯)苯氧化磷(bappo)为扩链剂,制得wpu阻燃材料。通过测定其oi 发现,加入bappo后,oi 提高了3%,表明该材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。
胡剑青等以磷酸氢二铵与乙二醇混合为亲水单体,加入有机溶剂、乳化剂形成稳定的w/o型乳液,再加入催化剂和油溶性单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(ipdi)制得阻燃微胶囊粒子。通过研究发现,随着乙二醇从亲水相向油水界面的迁移参与反应,形成了多腔中空结构,胶囊微粒的粒径在一定范围内随搅拌速率的增加而减小,并且由于磷酸氢二铵的引入,使得微胶囊在500 ℃和600 ℃时,残余质量分数分别为30%和18%,表明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。该胶囊的合成具有更重要的意义,即有助于保护阻燃的有效成分磷酸氢二铵在水中的溶解、迁移,从而提高了阻燃的效率和效果,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,也为胶囊型阻燃剂的合成提供了研究方向。
王锦成等对含磷阻燃剂的抑烟效果进行了研究,将有机膨润土、阻燃剂粒子聚磷酸铵加到wpu透明涂料中,得到粒子混合均匀的wpu防火涂料。结果发现,该涂料具有较小的热释放速率和烟产生量,co和co2的生成量也明显降低,而点燃时间缩短。经过研究发现,这主要是由于阻燃pu质量损失提前的缘故。结果表明,加入阻燃剂后,wpu具有阻燃、低毒、抑烟的性能。
常海等则从动力学的研究角度出发,研究了磷酸盐阻燃剂对pu包覆层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。通过研究发现以下几点规律:(1)适量(质量分数10%)三聚氰胺磷酸盐阻燃剂使pu- 2 pu 包覆层的低温弹性模量e′有大幅度的提高, 而α松弛的tanδ峰值强度和峰面积随阻燃剂含量增加而下降, 说明阻燃剂对包覆层pu-2 还有“补强”作用, 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粘结作用。但低温e′随阻燃剂含量的继续增加而下降, α松弛的tanδ峰温(即玻璃化温度tg)也随之下降, β松弛的tanδ峰强度也由于阻燃剂而增强, 这些结果都说明阻燃剂起到了如增塑剂的作用;(2)根据自由体积理论从wlf方程得到的粘弹系数与自由体积分数的关系可知, 三聚氰胺磷酸盐阻燃剂使聚氨酯包覆层体系的自由体积减小, 同时通过垂直位移因子bt 与体系密度的关系也证明了该阻燃剂使体系自由体积减小, 这就从自由体积理论和垂直位移因子bt 与体系密度的关系, 解释体系力学损耗下降, pu包覆层高分子与阻燃剂分子之间有某种相互作用的原因;(3)高聚物体系分子构象变化的过渡态理论获得的α松弛阶段活化能ea随阻燃剂加入量的增加而下降, 说明三聚氰胺磷酸盐阻燃剂除具有“补强”作用外, 还具有增塑作用, 同时随着阻燃剂含量增加,这种增塑作用占主导地位, 这也是使含阻燃剂的pu包覆层玻璃化温度tg下降的原因。
目前国内外合成含磷元素的防火阻燃材料品种较多,对其机理的研究也比较深入,因此含磷阻燃材料在近些年来得到了飞速地发展与应用。
3 含多种阻燃成分的wpu 防火材料
随着防火材料使用量的日益增加,人们发现含有单一阻燃成分的pu材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防火材料性能的追求,于是多种有效阻燃成分的协同作用成为了发展的方向。
王炜等用含有磷、卤素阻燃聚醚二醇与过量的ipdi 和扩链剂反应,合成亚硫酸氢钠封端的wpu,然后加入三乙胺、尿素、有机硅柔软剂,采用二浸二轧的工艺制成了含阻燃涂料的织物。通过对工艺、乙酸乙酯、水、乙醇和阻燃剂的用量研究发现,在100 ℃下反应4h,加入催化剂后在40 ℃下反应1 h,乙酸乙酯质量分数25%(相对于预聚体物质的量),水的质量分数为10%(相对于nahso3), 乙醇的体积分数为55%,阻燃剂用量为60 g/l时,阻燃效果为明显。chen 等[10-14]用氮吡啶与pocl3反应,合成出了一系列含磷、氮的阻燃剂(pda,pha-0,pha-2,pega-
0,pega-2,tap,ddp)。通过wpu中羧基与氮丙啶三元环开环反应,将磷、氮元素引入pu当中,并且产生一定的交联。由于磷、氮元素的协同阻燃作用,使得pu具有更高的成炭率和更低的燃烧速率,达到了很好的阻燃效果。
huang w k等用氮丙啶与(npcl2)3合成了一种具有高含磷量(24. 03%)和高含氮量(32. 56%),有6 个氮丙啶反应基团的阻燃剂npaz。该阻燃剂克服了一般含磷阻燃剂由于引入键能较低的p—o 键(149 kj/mol)而导致聚合物初始分解温度(ti)降低的缺点。较稳定的p—n键和六个官能度使pu形成网络结构,大大提高了pu的热稳定性。通过研究发现,在500 ℃时空气中的成炭率:不加napz 的为2. 9%,而加入少量napz后,成炭率增加到15. 8%;锥性量热测试中的pu膜点燃时间也由原来100 s 推迟到287 s,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性。
李芬等以丙二醇、dmpa、n,n- 双(2- 羟甲基)氨基乙基磷酸二甲酯、tdi为原料,合成磷-氮协同阻燃的wpu乳液,并对其热失重、残炭形貌、玻璃化转变温度、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。结果发现,当阻燃剂含量为15%时,wpu的oi 为30. 2%,达到难燃级别。通过热重分析(tga)发现,在磷-氮的协同阻燃下,pu的热分解温度降低,大分解速率降低,残炭量随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。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对残炭形貌的测试表明,燃烧时形成的炭层致密,光滑,无孔。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发现,wpu的拉伸强度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,而断裂伸长率随之减小。李芬等还将其应用到涤纶织物中,通过与未使用阻燃剂的涤纶织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,经磷-氮wpu阻燃整理的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明显提高:极限氧指数(loi)值提高了5. 7%;垂直燃烧性能达到gb/t 5455—1997 b1 级,水洗后涤纶织物的垂直燃烧性能仍达到gb/t 5455—1997 b1 级,loi 基本不变,阻燃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能;阻燃整理织物燃烧后表面形成致密、光滑、无孔洞的炭层,磷富集于炭层表面;阻燃整理织物热重曲线上出现新的缓慢热解阶段,织物快速热解阶段缩短,大分解速率减小了32. 7%。王翠翠等将[(双(2-羟乙基)氨基)甲基]磷酸二乙酯(frc-6)与ipdi 反应,经dmpa扩链后得到fpu。再将硅溶液加入到fpu中,合成出p/si 复配的水性聚氨酯(fspu)。实验分别对含有p、si、p/si复配体系的wpu进行了研究,发现3 种体系均提高了pu的极限氧指数,其中p/si 协同作用的效果为明显,pu的极限氧指数由17%提高到33. 5%,垂直燃烧高可达ul-94v-0 级,表现出了很好的阻燃性能。通过tga分析表明,这可能是由于si 的引入提高了pu材料的ti,p元素的引入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使残炭量增加,但在总体上还是降低了pu的热分解速率。p/si 复配体系不仅降低了pu 材料的热分解速率,而且比单独添加p、si元素时的残炭量明显增加,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。韩冬等使用含有3 种阻燃成分的磷氯锑三元磷酸酯类聚醚二元醇与ipdi、dmpa 反应后合成阻燃wpu。通过研究发现,此pu 耐燃时间> 10 min, 火焰传播比值< 40,表明多种成分的pu阻燃材料具有更好的协同阻燃性能。
4 wpu 防火材料的改性研究
通过对pu阻燃材料的改性,不仅可以使其在阻燃性能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,同时由于改性材料本身具有一些特殊性能,可以赋予pu更加全面综合的性能,使其得到更广泛地应用。
许晓光等将甲基丙烯酸甲酯、丙烯酸丁酯加到wpu中,同时加入季戊四醇、三聚氰胺进行搅拌,合成丙烯酸酯改性的pu防火材料。通过tga研究发现,在290~430 ℃时三聚氰胺热分解,释放出不燃性气体nh3,同时成膜物质中部分成分分解产生水蒸汽,促使阶段已熔融软化的成膜物质持续地膨胀发泡,形成泡沫层。除此之外,季戊四醇具有成炭效果,可以在泡沫层中形成有一定厚度的炭层,有效地延缓了热量以及氧气和可燃气体的传递,增加涂料的阻燃作用,起到很好的防火隔热作用,再加上丙烯酸酯的改性使得乳胶膜的吸水率、附着力明显提高,使得该pu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。
通过丙烯酸酯改性的pu防火材料在性能上得到提升后,殷锦捷等将环氧树脂加到wpu乳液中,并加入少量的有机硅、二氧化钛和三聚氰胺,分别制得含阻燃剂和不含阻燃剂的环氧树脂改性wpu。经过研究发现,环氧树脂改性的wpu涂料的吸水率明显降低,并且提高了附着力。在阻燃方面,相比于未添加阻燃剂的wpu涂料,添加了阻燃剂的wpu材料阻燃时间延长了近一倍,通过tga分析表明,其热重曲线明显上升,终止分解温度越高,对阻燃越有利,两者ti 至tf 间的热失重率分别为55. 6%和54. 1%。可以看出,经环氧树脂改性的wpu防火材料具有良好的涂饰性能,同时拥有良好的阻燃性。
欧育湘等采用预聚体合成法,首先合成蒙脱土聚醚纳米复合物,将其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pu预聚体,再经小分子扩链后得到pu/改性蒙脱土(omt)纳米复合材料,并对其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进行了研究。热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,当omt 质量分数达到8%~10%时,其ti(tga曲线外推基线大斜率处切线交点的温度)及tm(tga曲线上第二分解阶段的峰温)均有所提高,但是用于omt的有机改性剂烷基卤化铵在一定温度下发生hofmann 消除反应,不利于提高pu/omt的ti 和引燃时间(tti)。对pu/omt的阻燃研究发现,当omt 质量分数为5% 时,其释热速率峰值(phrr)下降了44%,火灾性能指数(fpi)提高了2 倍,证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防火阻燃性能。研究还发现,当向复合材料中加入一些常规阻燃剂时,由于相互协同作用,更能提高pu/omt的阻燃性能。
5 展望
目前国内外对于wpu阻燃材料的研究很多,制备出了很多品种的wpu防火阻燃材料。但其中以含卤素的阻燃材料为主,由于卤素在阻燃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,危害人类的健康,并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,对材料的环保性能要求逐渐增高,所以近些年来对其的研究逐渐减少。含有磷、氮等特殊元素阻燃材料的制备受到人们日益的关注,但是此类产品的种类偏少,并且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品种更是稀少。因此如何开发新品种防火阻燃材料,并将其成功地进行工业生产成为近年来新一轮有待解决的问题。将wpu防火阻燃材料进行有效的复合改性,以加强其防火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是一种很好的方法。如将纳米二氧化硅材料与其进行复合,在增强wpu阻燃材料力学性能的同时,由于硅元素的引入,可进行协同阻燃,提高阻燃性能。碳纳米管质量轻且具有良好的力学、电学和化学性能等特点,将其于wpu阻燃材料进行复合,可以使wpu的耐腐蚀性、防静电、耐高温等性能得到提高; 进一步与丙烯酸树脂进行复合,可提高wpu阻燃材料的耐水性、耐老化性以及耐溶剂性,从而使其具备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。然而目前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,对其阻燃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,wpu防火阻燃材料正向着环保、多功能性的方向不断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