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从v风建立的平衡表模型看,1—3月为供应大于需求阶段,其中2月过剩量为为严重的阶段。3—4月为供需从过剩过渡为平衡的阶段,5—6月为供不应求阶段。从年度对比情况看,2—3月pvc过剩量高于2017年、2018年、2019年同期水平,这主要归因于需求阶段性受到抑制。而5—6月供应缺口相比2018年、2019年更为突出。从上半年整体情况来看,pvc年度供需偏紧格局没有改善,反而有所放大。
从全球来看,pvc供需处于平衡格局。随着国内进口量的增加,加上外盘原油价格回升,5—7月外盘pvc价格振荡上行。截至8月初,pvc外盘折合人民币的价格高于国内价格,进口套利空间变为负数,进口积极性受到抑制,进口环比出现下降为大概率事件,进口难以持续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。
从库存来看,根据v风监测数据,7月31日,pvc库存月环比下降13.5%,相比去年同期降低6.4%,pvc库存已经低于去年同期,处于年度中等水平。且8月部分装置处于集中检修期,供应端压力不大。
从需求端来看,随着南方雨季的结束,传统下游处于淡旺季的过渡期,管材开工率小幅回升,后期存在进一步回升的空间,其他传统下游开工率基本处于年度中等略高水平。从终端企业的反馈看, pvc应用较为广泛,随着产业格局的升级,pvc需求端也出现了很多变化,其中pvc畜牧板为一个新的增长点。整体来看,pvc终端订单和开工基本处于良性循环格局,且在当前pvc原料价格水平下,终端制品存在一定的利润,企业对于pvc原料存在刚性采购和囤货需求,pvc各个产业的库存流转相对顺畅。
综上所述,pvc供需处于紧平衡格局,而当前的价格处于近三年的均值附近,后期再次面临方向性选择。后市pvc价格走势,需要关注供需矛盾是否持续激化和外围市场是否出现黑天鹅事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