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 前言
内墙乳胶漆因具备环保、易施工、价廉、装饰性强等优点,一直以来都是室内墙面装饰的主流。由于市场需求量大,国内内墙乳胶漆的生产企业繁多,产品品类也五花八门,其中以中低价位的中高pvc内墙乳胶漆市场占有率大。由于中高pvc内墙乳胶漆产品价位较低,设计成本有限,配方设计者通常将有限的资源用于遮盖力与耐擦洗性能的提高,对于流变性能的设计相对保守。虽然在国标gb/t 9756中没有流变性能的相关指标,但流变性能的设计却不容忽视。流变性能影响开罐状态。而开罐状态则是产品给消费者的印象,产品是否分层、流态是否呈线性,均是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。此外,流变性能与施工性能及涂膜的终状态息息相关,产品的施工手感、抗飞溅性能及流平与流挂的平衡决定了施工人员对产品的评价,而“油木工渠道”对产品销量的贡献绝不容小觑。
早期对于中高pvc内墙乳胶漆配方均采用羟乙基纤维素(hec)作为的增稠剂,因为hec具备一定的保水性能,且增稠效率高、稳定性好、对产品其他性能的负面影响小,但单一采用hec增稠也存在一些问题,如产品流态往往差强人意,易分水,且施工时抗飞溅性能较差。近年来,纤维素的价格节节攀升,而同时其他两类常用增稠剂:碱溶胀增稠剂(ase、hase)与聚氨酯类增稠剂(heur)无论在品类还是在功能上均取得了巨大的发展,因此就目前形势而言,单一以hec作为增稠剂已不是性价比优的流变体系,筛选性价比较高的中高pvc配方的流变体系意义重大。本文在内墙乳胶漆中高pvc配方中,以不同种类的hase、huer或两者的搭配逐步替代不同量的hec,以开罐状态、贮存稳定性、流动状态及经济性作为考察指标,筛选出性价比较优的流变助剂搭配。
1 试验部分
1 试验部分
1.1 试验仪器
电子分析天平bsa6202s,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;高速分散机gfj-0.4,斯托默黏度计stm-iv,上海现代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。
1.2 试验原料及配方
试验用主要原料如表1所示,其他原料均为市售。试验配方如表2所示。
1.3 试验工艺
缸内加入1,置于分散机上低速分散,加入2,分散数分钟后加入3,待缸内溶解至透明无颗粒状时加入4~7,分散均匀后加入8~11,并提高转速至2 000r/min,高速分散20 min,降低转速至900 r/min,加入12~17,分散10 min,得成品。其中后增稠剂添加量的确定以保证初始黏度控制在(105±3) ku。
2 试验设计思路及结果
乳胶漆流变体系的设计通常要考虑低、中、高剪黏度的平衡。低剪黏度影响着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及流平与流挂的平衡,中剪黏度影响着产品生产过程中给料过程及感观黏度,而高剪黏度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高速分散及施工过程中涂膜厚度、抗飞溅性能等均有较大的影响。本文以不同剪切黏度增稠的hase、heur及二者的搭配逐步替代不同量的hec,其中hec为增稠效率较高、低剪增稠为主的一类羟乙基纤维素。设计思路如表3所示。
注:a) 该编号源于表3。
b) 该增稠剂用量为除hec外使用其他增稠剂的用量。
c) 热储温度为50 ℃。
d) 流态及分层情况均为热储90 d未搅动状态下的结果。
e) 将流态划分为0~5即6个等级,其中5优,0差。
3 结果讨论
3.1 hec用量对半成品浆黏度的影响
将表2中所示配方中1~16项称为半成品浆,即在加入其他增稠剂及剩余水(增稠剂与剩余水的总和为2%)之前的为半成品浆。测得b~f的半成品浆黏度值于图1所示。
由图1可知,纤维素用量与半成品浆黏度的关系基本呈现线性,纤维素用量减少0.05%,半成品浆黏度减少8.5 ku左右。
3.2 不同增稠剂搭配对热储稳定性的影响
不同增稠剂搭配下热储黏度变化趋势见图2。
3.3 不同增稠剂搭配对流态的影响
表4中列出了不同增稠剂搭配的流态表现。其中,ap-10与所选用的hec同为低剪增稠为主的增稠剂,hec/ap-10的产品流态基本与hec相当,但当ap-10用量较大时如f1,成品黏度增加过大,其流态情况差于hec。其他增稠体系搭配均不同程度地优于hec。同等hec用量下进行比较,采用heur的增稠搭配流态优于hec/hase,即便采用高剪增稠的碱溶胀dr770,其流态也不如使用中低剪增稠的聚氨酯rm8w。同增稠体系进行比较,随着hec用量的减少,低剪增稠为主的增稠剂在增稠剂总用量中的占比减少,流动状态有变好的趋势。
3.4 不同增稠剂搭配性价比的讨论
按增稠体系的价格升序将前10位的增稠体系搭配列于表5,比单独使用hec更具备价格优势的增稠剂搭配主要有hec/ap10、hec/ap425、hec/ap425/dr770,以上搭配均属于hec/hase。其中,采用hec/ap-10时,价格具备较大的优势,但产品流态情况与单独使用hec的a1组相差不大。若以价格为优化目标,流态、分层情况及热储黏度稳定为第二优化目标,优的流变助剂搭配为d2组:hec(0.31%)/ap425,即采用hec将半成品浆(未加后增稠剂)黏度调至80 ku左右,然后采用中剪增稠的ap425将黏度调至合适值。该增稠剂搭配流态较优,热储90 d不分层,黏度仅增加4.2 ku,价格排在第5位,具备极好的性价比。
按流变状态较好的前10位增稠体系搭配列于表6,流态较好的增稠剂搭配主要有:hec/rm8w、hec/rm8w/rm2020、hec/ap425/rm8w、hec/ap425/rm2020、hec/ap425及hec/ap425/dr770。若以流态情况、分层情况及热储黏度增加作为优化目标,价格优势作为第二优化目标,优增稠剂搭配为d6:hec(0.31%)/ap425/rm8w,即采用hec将半成品浆(未加后增稠剂)黏度调至80 ku左右,然后采用中剪增稠的ap425及中低剪增稠的rm8w将黏度调至合适值。该增稠剂搭配流态优,热储90 d不分层,且黏度增加值仅5.4 ku,价格排在13位,具
备较好的性价比。
综合表5及表6,hec的佳用量为0.31%,若hec用量过大,低剪黏度过大,对成品流动性有一定的影响;若hec用量过小,由于其他hase及heur增稠剂增稠效率不如hec,致使其他增稠剂用量偏多,一方面于经济不利,另一方面也会成品带来其他的负面影响,如热储稳定性等。当hec用量为0.31%时,即采用hec将半成品浆(未加后增稠剂)黏度调至80ku左右,然后采用ap425、ap425/rm8w及ap425/dr770将黏度调至要求值时,成品性价比较高。
4 结语
4 结语
本文在pvc约为75%的内墙乳胶漆配方中,以不同剪切增稠的hase、heur或二者的搭配逐步替代hec,通过考察开罐状态、流态情况及增稠体系成本得到如下结论:
(1)对于低剪增稠为主的hec/ap-10增稠体系,成本较hec有较大的优势,流态情况与hec基本相当,但热储稳定性较hec稍差。
(2)除hec/ap-10外,其他增稠体系的流态均优于hec。其中采用heur的体系,流态优于hec/hase的搭配。但采用heur的体系易出现热储分层的问题,通过加入hase类增稠剂或增加hec在增稠体系中的占比可改善其分层问题。同时,同等hec用量下,hec/heur热储稳定性优于使用hase的增稠体系。
(3)以性能(流态、分层情况及热储稳定性)作为主要优化目标,增稠体系成本作为次要优化目标,优增稠剂搭配为d6:hec(0.31%)/ap425/rm8w,该搭配流态极佳,热储90 d不分层,贮存稳定性优,增稠体系成本较单独使用hec略高;以增稠体系成本作为主要优化目标,性能作为次要优化目标时,优增稠体系搭配为d2组:hec(0.31%)/ap425,该搭配流态较好,热储90 d不分层,贮存稳定性好,价格具备较大的优势。
(4)若hec用量过大,低剪黏度过大,对成品流态有一定的影响;若hec用量过小,半成品浆(未加后增稠剂)黏度过小,为保证初始黏度,其他增稠剂用量过大,对热储稳定性存在一定的风险,同时增稠成本也相应提高。在该配方中,hec的佳用量为0.31%,即半成品浆(未加后增稠剂)黏度为80 ku左右。此时既保证了成品流态、贮存稳定性,也保证了成品的经济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