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 引言
铝材、镀锌板、不锈钢因其优异的防腐蚀性,是建筑、制造和工业领域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。它们优异的防腐蚀性都来自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惰性、低表面能的氧化物薄膜,而这层氧化物薄膜的惰性和低表面能,往往使涂料不能牢固黏附。涂料在铝材等低表面能金属上的应用已经有很多成功实例,比如初美国空军在飞机、坦克和其它铝材上采用了铬酸锶环氧底漆+聚氨酯面漆的配套。在商用领域,锌黄环氧底漆经常与双组分聚氨酯面漆一起使用。当前越来越多的涂料用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,纷纷采取了烘烤的干燥方式。这种强制干燥的方式,使传统锌黄环氧底漆的附着力和其他机械性能大大降低。由于温度的升高,使环氧固化物“脆性”的弱点更加明显,导致柔韧性、附着力大幅度下降。本研究选择合适的环氧树脂、增韧剂、硅烷偶联剂,配用适当的柔韧性环氧固化剂,研制成一种可涂覆于不打磨铝材、镀锌板、不锈钢表面,并经80℃烘烤1 h 强制干燥后,仍然具有高附着力的环氧底漆。该底漆投放市场后,应用效果良好,受到客户的好评。
1 试验部分
1.1 原材料及仪器
环氧树脂:601、609、6101,三木;聚酰胺固化剂:221X-70、2352,空气化学;聚酰胺固化剂:115、125、140、450,亨斯曼;腰果酚固化剂:MD2015C,上海美东;硅烷偶联剂:1121(德谦)、A1120(威科)、FTH-04(双诚);增韧剂:MD5020(上海美东)、DBP(浙江中盛)、AGE(上海君江)、液态聚硫橡胶JLY121(进口)。
1.2 仪器
QFH 划格试验仪、QTX 弹性测试仪、QCJ-50 漆膜冲击仪、101-2AB 型电热鼓风式烘箱、TT-260 漆膜测厚仪。
1.3 试验配方
高附着力环氧底漆的配方见表1。
1.4 性能检测
分别按照表1 配方配制A、B 组分,按比例混合,调整黏度至20 s(25℃,涂-4 杯),采用空气喷涂法制作测试样板。根据客户的使用情况,在镀锌板上的附着力是差的,所以直接在未打磨的镀锌板上进行喷涂,放入烘箱中,于80℃烘烤1 h,干膜厚度60 μm。性能检测结果见表2。
2 结果与讨论
2.1 环氧树脂的选择
本研究选择601 环氧树脂,分别拼用高相对分子质量的609 环氧树脂和低相对分子质量的6101 环氧树脂来改进机械性能,并选用亨斯曼的115 聚酰胺固化剂。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分别见表3、表4。
表3 601 环氧树脂与609 环氧树脂拼用试验结果
表4 601 环氧树脂与6101 环氧树脂拼用试验结果
2.2 固化剂的选择
表4 601 环氧树脂与6101 环氧树脂拼用试验结果
由表3 可见:随着609 环氧树脂比例的增大,漆膜的柔韧性提高,附着力有所下降。由表4 可见:随着6101 环氧树脂比例的增大,漆膜的附着力提高,柔韧性有所下降。当m601/m6101=25/5 时,附着力达到佳,6101 比例继续增大,附着力和柔韧性反而下降。笔者分析认为,拼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6101 环氧树脂,漆膜交联密度增大,使热变形温度变大,耐热性变好,烘烤后的附着力也相应提高,但同时也导致树脂刚性增大,柔韧性变差。所以在烘烤干燥的情况下,6101 环氧树脂的拼用比例不能太大。
综合表3、表4 的试验结果,当m601/m6101=25/5 时,试样的综合性能佳,尤其是附着力是所有试样中好的,故采用此体系作为以下试验的树脂体系。
综合表3、表4 的试验结果,当m601/m6101=25/5 时,试样的综合性能佳,尤其是附着力是所有试样中好的,故采用此体系作为以下试验的树脂体系。
聚酰胺固化剂结构中含有较长的脂肪酸碳链和氨基,可使固化物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黏结性,是应用普遍的柔性环氧固化剂。选择l15、125、140、450、221X-70、2353 6 个聚酰胺固化剂进行对比试验。考虑到聚酰胺固化剂的耐化学品性一般,在耐化学品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应用受到限制。本研究也选择了腰果酚类固化剂MD2015C 进行对比试验,试验结果见表5。
由表5 可见:在烘烤条件下,使用不同固化剂的漆膜机械性能均较常温干燥时有所下降,其中221X-70 的机械性能好,而从耐化学品性(耐酸性和耐碱性)来看,MD2015C 好。采用221X-70/MD2015C 按不同比例拼用,试验结果见表6。
由表6 可见:当m221X-70/mMD2015C=4∶1 时,漆膜综合性能好,故以下试验均采用此固化剂体系。
2.3 增韧剂的选择
虽然通过拼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6101 环氧树脂和使用柔性固化剂,使漆膜机械性能有所改善,但效果不是很明显,烘烤后的漆膜柔韧性仍较差,需要对树脂进一步增韧。分别选择活性稀释剂(AGE)、非活性稀释剂(MD2015C)、DBP(邻苯二甲酸二丁酯)、聚硫橡胶4 种增韧剂进行对比试验,试验结果分别见图1~ 图3。
由图1~3 可见:MD5020 的增韧效果佳,当其用量大于3% 时,漆膜的柔韧性、抗冲击性和附着力都明显提高。聚硫橡胶也有不错的增韧效果,但与环氧树脂的混溶性不好,经长期静置会出现分层。虽可以通过表面预处理来改善聚硫橡胶的混溶性,但考虑到MD5020 的增韧效果明显,且价格有优势,所以选定MD5020 作为试验的增韧剂。
2.4 硅烷偶联剂的选择
2.4 硅烷偶联剂的选择
为了使漆膜在不打磨底材上也有稳定的附着力,在固化剂中加入硅烷偶联剂。本研究选择含有氨基硅烷的偶联剂A1120(美国威科)、1121(德谦)及含有环氧硅烷的偶联剂FTH-04(双诚)3 个硅烷偶联剂,并且分别在铝材、不锈钢、镀锌板3 种底材上进行附着力对比试验,结果见表7。
由表7 可见:FTH-04 对漆膜在不打磨镀锌板上的附着力增加明显,同时在不打磨的铝材和不锈钢上也有优异的附着力。相同条件下,又进一步对FTH-04 的佳用量进行了试验,终确定FTH-04 用量为固化剂的0.5%时,效果好。
由表7 可见:FTH-04 对漆膜在不打磨镀锌板上的附着力增加明显,同时在不打磨的铝材和不锈钢上也有优异的附着力。相同条件下,又进一步对FTH-04 的佳用量进行了试验,终确定FTH-04 用量为固化剂的0.5%时,效果好。
3 结语
本研究采用601 环氧树脂中拼入少量低相对分子质量的6101 环氧树脂作为树脂体系,用非活性环氧增韧剂MD5020 对树脂体系进行增韧改性,以柔性聚酰胺固化剂和腰果酚固化剂拼用体系进行固化,并在固化剂中加入0.5% 的环氧硅烷偶联剂FTH-04,终配制的涂料采用80℃烘烤1 h 的干燥方式,可在不打磨镀锌铁板、铝材、不锈钢上获得理想的机械性能,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耐酸性和耐碱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