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机硅改性无溶剂阳离子型聚氨酯/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

   日期:2021-06-30     浏览:221    
核心提示: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水性聚氨酯,具有成膜温度低、耐磨性好、耐疲劳性、无污染、气味小、节能、不燃、加工简单等诸多优点,在印染、
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水性聚氨酯,具有成膜温度低、耐磨性好、耐疲劳性、无污染、气味小、节能、不燃、加工简单等诸多优点,在印染、胶粘剂、皮革涂饰剂、造纸、涂料等行业以及在制造塑料、橡胶、纤维、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,但在表面施胶方面却没有得到有效应用。尽管如此,水性聚氨酯( wpu) 在具有众多优点[1 - 3]的同时也面临着涂膜耐水性差、胶膜强度差、成膜光亮度低等不少缺点。水性聚氨酯经有机硅改性后,不仅可以改善其耐水性、耐候性、耐酸碱性,而且因为有机硅在涂膜表面的富集,使它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。聚氨酯在形成预聚体后,再对其进行交联改性,增大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同时可以使分子结构网络更加密集,增强其表面施胶度和力学性能。
本研究采取了交联改性[4 - 5]和有机硅改性[6 - 8]的方法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进,主要是改善它的施胶性,同时提高其强度。γ-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( kh550) 封端改性是为提高其防水性并引入硅氧烷基,经水解后形成硅羟基键[9 - 11],作为反应活性点,以提高膜的强度性能。本实验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( ipdi) 、聚四氢呋喃二醇( ptmg 1000) 、n-甲基二乙醇胺( mdea)和三羟甲基丙烷( tmp) 、γ-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( kh550) 为主要原料,在以丙烯酸丁酯( ba) 和苯乙烯( st) 单体为反应介质的体系中先进行逐步聚合反应,形成了以( —nco) 封端[12 - 14]的阳离子预聚体,再在预聚体中加入丙烯酸羟乙酯,进行自由基共聚,后形成乳液共聚物。

1 实验部分
1. 1 主要原料
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( ipdi) : 进口分装,广东盛方化工有限公司; 聚醚二醇( ptmg 1000) : 进口分装,广东盛方化工有限公司; n-甲基二乙醇胺( mdea) : cp,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; 三羟甲基丙烷( tmp) : ar,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; γ-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( kh550) : 工业品,市售; 苯乙烯( st) :ar,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; 丙烯酸丁酯( ba) :ar,天津市河东区红岩试剂厂;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( t - 12) : cp,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; 丙烯酸羟乙酯( hea) : cp,天津化学试剂六厂; 醋酸( hac) :ar,西安三浦精细化工厂; 水溶性偶氮引发剂( aiba) : ar,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。
1. 2 硅改性的聚氨酯乳液的制备
先将ptmg 1000 和mdea 在120 ℃、4 kpa 条件下真空脱水2 h,密封保存备用。st、ba 经碱洗干燥后备用。向带有搅拌装置及氮气保护的三口烧瓶中加入4. 16 g ptmg、5 g ipdi、1. 19 g mdea、0. 12 gtmp、0. 15 g kh550、3. 61 g st、7. 21 g ba 和1 ~ 2 滴t - 12 搅拌均匀,并升温至80 ℃反应2 h,随后加入hea,恒温反应1 h,继续搅拌,降温至室温时加入0. 9 g hac 中和反应0. 5 h,强力搅拌下加入去离子水高速自乳化1 h,后升温至80 ℃,缓慢滴加0. 2g aiba 引发反应2 h,冷却至室温,即制得稳定的呈浅黄色透明的硅改性丙烯酸酯/聚氨酯乳液。
1. 3 胶膜的制备
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倒入制得的乳液,首先在室温下自然干燥7 d,然后放入温度为60 ℃烘箱中烘3 ~ 4 d,后得到大约1 mm 厚的黄色胶膜。
1. 4 胶膜性能测试和表征
透射电镜分析( tem) : 采用日本hitachi 公司hitachi - 800 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粒子形态。
红外光谱分析( ftir) : 采用德国bruker 公司,vector - 22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。成膜制样,扫描范围为4 000 ~ 500 cm - 1,室温下测定。
稳定性测试: 室温下,在tgl 16c 离心机上以4 000 r /min 运转20 min,立即观察乳液是否有分层聚沉现象。若无沉淀,可以认为有6 个月的贮存期。
热重分析( tg) : 采用美国ta 公司的tgaq500 型热重分析仪在氮气氛围下( 50 ml /min) 对样品进行热失重分析,温度范围从室温到600 ℃,升温速率为10 ℃ /min。
x 射线衍射分析( xrd) : 采用日本rigakucorporation 公司的d/max2550vb + /pc 型全自动x衍射仪对胶膜进行分析。
吸水率: 将制得的乳胶膜裁成2 cm × 2 cm 的正方形试样,准确称其质量( m1) 后浸泡在去离子水中,经过一定时间后取出,擦干表面的液体,准确称其质量( m2) ,
胶膜的吸水率s 为:
s /% = ( m2 - m1) /m1 × 100
力学性能的测试: 采用台湾高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ts2000 - s 型多功能材料实验机对乳胶膜进行拉伸强度( σ/mpa) 和断裂伸长率( ε /%) 的测试。拉伸速度为100 mm/min。
表面接触角的测试: 采用上海中晨数字技术设备有限公司的jc2000c1 型静滴接触角/界面张力测量仪,温度20 ℃,二次蒸馏水滴在样品表面( 乳液成膜与空气接触角) ,取3 个点进行测量,取平均
值。

2 结果与讨论
2. 1 透射电镜分析(tem)
复合乳液的微观结构是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的,见图1。从图1 可能直观地看到复合乳液为核- 壳结构。在形成核- 壳乳液聚合时,单体如果是亲水性的,则其倾向于靠近水相进行反应,反之,单体如果是疏水性的,则其倾向于远离水相进行反应[15]。根据这个原理,壳层单体用亲水单体,核层单体用疏水单体进行乳液聚合,一般情况下可以形成正常的核- 壳结构乳胶粒。本研究采用亲水性的聚氨酯为壳、疏水性的丙烯酸酯为核进行聚合反应,如图1 所示,形成了核- 壳结构。

2. 2 红外光谱分析(ftir)
图2 中谱线a 是加入丙烯酸羟乙酯改性后的阳离子聚氨酯/丙烯酸酯( pua)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,谱线b 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有机硅改性的阳离子聚氨酯/丙烯酸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。

首先可以看到,在谱图a 和谱图b 中都有明显的聚氨酯中典型的特征峰: 3 350 ~ 3 300 cm - 1 处为氢键化n—h 的伸缩振动峰; 1 730 ~ 1 728 cm - 1 处为脲键中的c=o 伸缩振动峰; 1 537 cm - 1处为酰胺中n—h 弯曲振动峰; 1 450 ~ 1 413 cm - 1 处为羧酸离子的非对称收缩振动峰和对称收缩振动峰;1 110 cm - 1处为c—o—c 的吸收振动峰。此外,对比谱图a 和谱图b 可以看出,2980 ~ 2 850 cm - 1 处为—ch3、—ch2、—ch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,且谱图b 的吸收峰加强了,这是因为加入的有机硅中硅原子的影响; 1 726 cm - 1处谱图b 的c=o 吸收峰更是强于谱图a 的c=o 吸收峰,说明ipdi 和ptmg1000 的反应更加充分; 谱图b 在1 240 cm - 1处出峰,是si—c 中ch3的对称变形特征吸收峰,可以说明加入的有机硅已成功实现了链接; 谱图b 在995cm - 1处出现了si—o—si 的特征吸收峰,说明新合成的化合物中有硅氧烷链段的存在; 940 ~ 926 cm - 1处是季铵盐基团的吸收峰。

2. 3 稳定性测试
稳定性测试见表1。经过实验测试表明,当w( kh550) = 0. 7% ~ 1. 0% ( 占所有单体质量的总和,下同) 时,乳液比较稳定。
表1 不同硅含量的稳定性

2. 4 热重分析(tg)
图3 中曲线a 是未改性的聚氨酯,曲线b 是用有机硅改性了的聚氨酯。从曲线a 和曲线b 中可以看到,有两个分解温度梯度,再一次证实了核- 壳结构的存在。两种化合物的初失重温度都在200 ~ 250℃。不同的是,当质量损失在20%时,曲线b 相对于曲线a 明显发生了右移,此时的失重温度分别为312℃和336 ℃; 当质量损失在70%时,曲线b 相对于曲线a 仍然是右移,此时的失重温度分别是387 ℃和398 ℃; 当温度达到490 ℃时,残余质量也是曲线b 高于曲线a。综上可知,经过改性的聚氨酯提高了其热稳定性。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,其一是有机硅的引入使化合物中形成了比c—o 键的键能高很多的si—o 键,其二是si—o 键经水解缩合形成的si—o—si 键在体系中形成了交联网络结构。

2. 5 x 射线衍射分析(xrd)
从图4 可以看出,改性前后的聚氨酯在2θ =20°时均有一个尖峰,经有机硅改性后的聚氨酯,降低了其结晶度,有利于提高乳胶膜的韧性。

2. 6 乳胶膜吸水率
从表2 可以明显看出,用kh550 改性后的乳胶膜吸水率低于未经改性的乳胶膜吸水率。这是因为kh550 中的乙氧基链段是比较容易水解的,经水解变成si—oh,之后si—oh 再进一步缩合得到si—o—si 键, si—o—si 键不仅可以增加交联度而且可以降低表面能,从而提高耐水性,降低乳胶膜的吸水率。
表2 不同硅含量的吸水率

2. 7 乳胶膜力学性能
由图5 可知,随着有机硅含量的增加,乳胶膜拉伸强度下降,断裂伸长率却上升,表明有机硅的加入可以提高膜的柔软性,降低膜的硬性。

2. 8 涂膜接触角
如图6 所示,随着有机硅含量的增加接触角逐渐增大,证明了有机硅的引入有助于提高防水性,降低膜表面能。

3 结论
( 1) 采用乳液共聚法,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,制备出了无溶剂阳离子型有预期结构的聚氨酯。
( 2) tem 表明乳胶粒呈球形分布,颗粒表面光滑,粒子分布较为均一; tga 表明加入有机硅单体之后,乳胶膜的耐热稳定性得以提高; xrd 表明加入有机硅单体之后,乳胶膜的结晶度降低。
( 3) 有机硅的加入,在增加胶膜柔韧性的同时,提高了乳液涂膜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。随着有机硅的加入接触角从78. 89°增大到113. 59°,断裂伸长率从590. 536%提高到907. 680%。
 









打赏
广告位
 

相关有机锡应用
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
最新文章

电话咨询

咨询电话:
13761290006

微信咨询

QQ交流群

在线客服

售后服务

回到顶部